廣告的心理策略
廣告的心理策略其實質就是說服策略,說服本質上一種溝通方式,是通過有效的信息訴求改變消費者頭腦中已形成的某種認知,促使形成新的認知并由此改變人們的行為。說服策略旨在通過廣告活動讓消費者對廣告產品以及品牌產生良好態(tài)度,進而說服去購買廣告?zhèn)鞑サ漠a品或服務。
一個完美的廣告策劃一定是基于廣告溝通與說服過程的認識。廣告心理學認為,廣告溝通與四個要素即信息源、信息、媒體和接受者緊密關聯(lián)。而受眾通過廣告信息接受可能會發(fā)生以下心理變化。這些變化進而影響到消費者品牌選擇和購買意向,如有適當營銷策略就能促成購買行為,實現(xiàn)廣告目標。
一、以理服人的心理策略
消費者的態(tài)度組成結構中有認知成分。不同的消費者的認識能力是不同的。針對知識水平較高,理解判斷能力較強的消費者,采用雙向式呈遞策略較好。雙向式呈遞策略是把商品的優(yōu)劣兩方面都告訴消費者,讓消費者感到廣告的客觀公正,結論由自己推出。因為這個層次的消費者普遍是對自己的判斷能力非常確信,不喜歡別人替自己做判斷。如果廣告武斷地左右他們的態(tài)度,會適得其反引起逆反現(xiàn)象,拒絕接受廣告內容。但對判斷力較差,知識狹窄,依賴性較強的消費者,采用單向式呈遞信息的方式較適宜。這個層次的消費者喜歡聽信別人,自信心較差。所以針對這些特點,廣告應明確指出商品的優(yōu)勢,它給使用者帶來什么好處。直接勸告消費者應該購買此物,效果更明顯。當然選用哪種策略呈遞信息,首要問題是認清廣告對象是哪一層次的消費群體。
二、以情動人的心理策略
在消費者態(tài)度的三種成分中,感情成分在態(tài)度的改變上起主要的作用。消費者購買某一產品,往往并不一定都是從認識上先了解它的功能特性,而是從感情上對它有好感,看著它順眼,有愉快的體驗。因而廣告如果能從消費者的感情入手,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前幾年有個電視廣告:畫面上媽媽在溪邊用手洗衣服,白發(fā)飄亂。鏡頭轉換,是我給媽媽帶來的威力洗衣機,急切的神情。接卜去是媽媽的笑臉,畫外音是:“媽媽,我又夢見了村邊的小溪,夢見了奶奶,夢見了您。媽媽,我給您捎去了一個好東西——威力洗衣機。獻給母親的愛!”畫面與語言的配合,烘托出一個感人的主題:獻給母親的愛。雖然整個廣告只字未提洗衣機的優(yōu)點。但卻給人以強烈的情感體驗。誰能不愛自己的母親呢!這個廣告巧妙地把對母親的愛與洗衣機相聯(lián)。誘發(fā)了消費者愛的需要,產生了感情上的共鳴,在心中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對此洗衣機有了肯定接納的態(tài)度。因此,在廣告有限的時空中以理服人的呈遞信息,固然顯得公正客觀。但以情動人的方式,更容易感染消費者,打動他們的心。再如HIERSUN鉆戒之結婚了,你是否看見父親指間的牽掛?這雙手,給你多少無言之愛……父親的息息關懷,在眼前縈繞,即使找到了未來旅途的另一半,無言的父愛仍一生的惦念和感激。恒信鉆石推出購戒買鉆贈白金戒圈的促銷活動,讓父親把對女兒的思念套在指尖。
三、以品牌認知影響品牌態(tài)度的心理策略
品牌認知是指消費者對某一種品牌的產品的認識。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對品牌態(tài)度形成的影響,如對一個人的認識,影響著對這個人的態(tài)度一樣。有時會因為這個人外貌漂亮或者帥氣而喜歡她(或他),有時會因為性格溫柔或剛強而喜歡她(或他)。相反,有時也會因為這個人的某些不吸引人的地方而討厭她(或他)